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且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孩子到了4~5岁的时候,双眼会伴随200~250度的生理性远视。这200多度的远视可以作为储备粮食供损耗,保护孩子不患上近视。随着生长发育,眼球的前后直径相应延长,即眼轴不断增长,视力逐渐趋于正常。这时候这种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一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眼球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但是现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加上平时的不良用眼习惯,比如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上网课,造成眼球正视化速度的提前。如果5岁的小孩,已经达到1.0的视力,说明他的正视化提前了,那么一年后会怎样呢?早早耗尽远视的本钱,继续透支就会变成近视眼。
0~6岁是孩子的近视潜伏期
很多家长认为预防近视是孩子上学后的事。事实上,0~6岁是孩子的近视潜伏期。对于6岁以前的儿童来说,远视储备非常重要,决定着孩子以后近视的概率。因此,在幼儿园开始就要保护眼睛,守护宝贵的远视储备。
小学阶段不近视
幼儿园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这阶段要重点保护远视储备,为小学阶段预防近视争取更大的空间。同时,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也必将受益终身。
初中阶段迟近视
小学生保护视力有良好的条件,在小学阶段争取不要发生近视,这个关口过去了,到中学阶段,眼球可塑性会变小,发生近视的风险也随之变小。
高中阶段低近视
中学阶段如果发生了近视,要采用合适的矫治方案,控制近视度数加深,阻止其成为高度近视。
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查远视储备?需要散瞳吗?
真正的远视度数,需要散瞳后才能准确验出。什么时候才需要特意去做散瞳呢?如果检查视力眼位屈光度数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常,是不需要为了确切的远视度数而进行散瞳的。
如果初步验光筛查出孩子近视超过50度,结合眼轴判断,预计孩子可能是真得近视了,这时建议散瞳验光,主要是为了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此外,初步电脑验光度数超过300度远视,建议进一步散瞳验光,来确定真正的远视度数,避免弱视的发生。
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
近视只能被矫正,不能治愈。除了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合理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外,一定要做到定期视力监测。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视力问题,早发现、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