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预防,主要是指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核心是减少或避免近距离长时间用眼。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1. 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每天保持2个小时以上。多接触阳光,促使多巴胺分泌,抑制巩膜生长,达到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这种方式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控制方式。
2. 多参与球类运动。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排球等。因为球类运动忽近忽远,能够锻炼眼部肌肉,增强眼睛的调节能力。放风筝也是个很好的活动方式,因为眼镜大部分情况系是向下看近,放风筝是向上看远,眼睛会放松。
3. 3个1原则:读写时端正坐姿,书本离眼睛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
4. 20-20-20原则:用眼20分钟后要注视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一般情况下专家建议用眼30分钟后要休息5-10分钟,临窗远眺,最好是看远处的建筑,绿色的树木等。
5. 读写时注意光线。光线不能太弱,也不能在阳光下书写。光线最好来自左前方,以免手的阴影妨碍视线。
6.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关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可以参考同仁专家的这篇文章:电子产品对儿童视力到底有多大影响?
7. 注意饮食,少吃甜食。甜食或碳酸饮料会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影响眼部组织和肌肉的弹性,导致近视。另外多补充富含花青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食物。例如各种蔬菜水果、豆奶蛋鱼、动物肝脏等。
8. 定期检查视力情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数据追踪视力发展,提前预防,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干预。
据教育部对9省份14532人的最新调研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近视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哪种近视防控方式最有效,最靠谱?家长们需要对各种方式有个初步了解。
户外活动时间要充足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平均每天2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户外活动能获得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
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足够的光照度,而非使用什么样的照明工具。
最新的研究认为,间歇暴露在户外的近视预防效果优于连续2小时户外暴露的。所以,孩子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如增加课外活动,课间休息的10分钟多到操场上活动,上学和放学可以的话尽量步行,增加户外运动次数等方式。
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只要呆在户外,而不一定需要运动。如受疫情影响,无法带孩子出门游玩,但只要是在户外活动,比如散步、玩耍、骑车、跑步、跳绳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若无法出门,就让孩子在阳台或有阳光的窗户下活动或闭眼补充自然光5-10分钟。
当然最好能在阳光下活动,夜间活动对预防近视没有效果。 户外活动是非常有效、完全免费的近视预防方法,防患于未然,在未发生近视前,如学龄前儿童,家长应给予他们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