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约30%、初中生约60%、高中生约80%,而大学生已高达90%。
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依赖、课业负担繁重随着当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生率正在不断攀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14亿近视人口,其中近半数在中国。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中国近视人群将突破7亿人,高度近视人群将达4000万~5150万人。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青少年近视问题如此严重?我们能遏制这种情况蔓延吗?
1、近视发生率不断上升
由于科技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现代人不可避免地要读书看报写字,还要使用各类电子产品,特别是长时间使用手机。过去人们总爱说玩手机,随着移动终端兴起,人们看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手机的功能不断拓展,几乎涵盖了娱乐、学习、医疗、订餐、叫车、购物等方方面面,因而,不夸张地说,手机是多数现代人生活中的刚需。人们对手机依赖的加剧,加之不注意保护视力、过度用眼等,都是导致近视发生率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严峻。
近视不仅给生活造成不便,还会降低国民素质,成为公共社会问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了解,无论是征兵还是招飞行员、消防员等,对视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近视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在征兵中因视力不达标被淘汰者大有人在。据悉,由于近视率太高,中国民航招飞只得降格要求。新版民航招飞体检规范中,不仅放宽了对视力的要求,部分做过近视手术的人也被允许报考。种种问题,均已经显示出中国作为近视大国的现实隐忧。
2、远视储备过早就消耗
婴儿在出生时,其实都是远视眼。这种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刚刚出生的婴儿通常都是远视眼,在未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体会成长,眼球也会成长,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趋于正常,这个过程称之为人眼的正视化。但现在很多孩子过早出现了近视,也就是将远视储备过早地消耗掉了。一些只有三四岁的孩子,一检查居然度数很高。
3、高度近视的风险大大增加
除了人数多,近视低龄化、重度化也亟须引起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70%,居世界第一;小学生近视率接近40%,而美国的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据了解,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眼轴会被过度拉长,导致各种眼病高发。调查发现,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发生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这些眼病均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失明。而这些问题,通过戴眼镜或者手术都不能得到解决。
4、研究表明,阳光或含有保护视力有益成分
最新研究发现,日照不足也容易发生近视。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儿童每周多在户外玩耍1小时,患近视的风险将降低2%。还有很多研究也证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眼的独立保护因素,因为阳光里面有一些物质,可能与眼球发育及抑制近视发生有关,所以晚上户外活动,是达不到控制近视的效果的。因此,建议儿童及青少年多进行有效户外活动。
5、一旦发现近视要尽早干预
此外,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从而尽早发现问题,尽早控制。家长和老师要更加关注孩子的眼健康。有些孩子在看黑板或者远处时,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这就有可能是近视,应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院或者眼科门诊机构检查。
保护儿童视力,关键要做好防和控,进而推动建立科学的近视防控体系。所谓防,是指防止近视的发生,控则是指控制近视的进展,这就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社会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等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