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从来都不是一日促成的,一般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假性近视演变为真性近视。因此,及时识别近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1、看电视、电脑、书的距离会不自主地靠得很近;
2、经常眯着眼睛看东西;
3、看东西总是歪着一侧头去看;
4、有揉眼睛和皱眉的习惯;
5、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东西;
6、孩子经常头疼也是眼部疾病的信号之一,因为视觉中枢在人的大脑皮层上,散光、用眼过度,都可能会出现头疼症状。
很多人可能会问以上总结的“近视隐患行为”可否有科学依据,所以现在我们有必要先来给大家说说?近视是如何发生的(以下成因均排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
01.用眼时间过长
有的青少年看书写字做作业,看电视等连续3~4小时不休息,这样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时间久了,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02.用眼距离过近
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当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达7~10cm时仍能看清物体,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由于调节过度而引起辐辏作用加强,使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加上青少年眼球组织娇嫩,眼球壁受压渐渐延伸,眼球前后轴变长,超过了正常值就形成近视。
03.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
这样对眼睛很不利。因为车厢颠簸,身体会产生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重了眼睛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04.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等,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书本,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05.近视不防控,高度近视更可怕
一旦发生了近视之后,如果不慎重进行防控,度数将会逐步上升直至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可就很严重了,会干扰正常生活甚至影响健康,比如:飞蚊症、眼球突出、闪光感、视物变形与视野缺失、玻璃体液化以及高度近视后极病变等等。对于近视患者来说,防控就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近视?
(1)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非常有效又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关键在于家长和学校给儿童安排足够的户外活动机会,达到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效果。
(2)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习惯
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一个拳头的距离);一尺: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的距离);一寸:握笔手指要与笔尖之间一寸远。
(3)近距离用眼
上学期间孩子学习负担重,看书、写作业时间长,眼睛很容易疲劳。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不改善,会影响视力,最终很可能发生近视或近视度数加深。建议中小学生看书、做作业或看电视注意劳逸结合,遵循“20-20-20-20”口诀,观看电子屏幕的最佳建议用眼习惯是看屏幕20分钟后,先眨眼20秒钟(眨眼是人类“刷新”大脑的方式之一),然后抬头眺望6米外(20英尺)远处至少20秒钟以上。
(4)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电子产品屏幕的大小同样很重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建议的优先顺序为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最后为手机,最好选择将课程或娱乐项目在电视上或投影到大屏幕上播放,在大于3米的距离处观看,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不宜超过1小时。
(5)确保照明环境良好
近距离用眼时的光线要适中。如果光线太强,如阳光照射书面,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暗,书面等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而且头部就会向前、凑近书本等,这两种情况都容易使眼睛疲劳。因此,读写时应确保光线适宜。不能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时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如果自然光照充足可不开灯。
(6)保证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饮食
夜间是身体和眼睛休息放松的宝贵时间,充足的睡眠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等重要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身体和眼睛的健康生长发育。小学生每天应保证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不挑食偏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多吃些粗粮、杂粮、红绿蔬菜、薯类、豆类、水果、鱼类及适量的动物肝脏等,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而蛋糕、饮料和油炸食品会引起近视度数的增长。